首页关于我们协会动态HR资讯人物访谈学术沙龙会展与培训友好往来会员专区HR社区
 
 
   
您的位置:中国人力资源协会 >> HR资讯 >> 职场快报
 
 
想多留人就要让年轻人看到前途
来源:台州日报  作者:张梦祥 周子凝  发布日期:2019-11-13

  近两年,“跳槽”渐渐成了年轻人职场的新常态。对于不少求职者来说,“频繁跳槽”是积极追求梦想、寻求理想工作的有益方式。可与此同时,带给用人单位却是“留不住人、员工流动性大”的难题。

  招聘看重“忠诚度”

  “相较杭州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,人员流动性还不算特别强。一般青年职工进来3年内不离职的,基本就能成长为骨干员工。”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副部长陈亚莉坦言,主要还是外来人才流动更大。

  那本地员工情况如何呢?对此,陈亚莉似乎也有几分无奈,“现在稍微要求高一点的非一线的本地年轻人反而不好招,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,还是外面的世界更具吸引力。”她说,往往在外面闯荡过,再回台州成家的本地年轻人,到工厂后还是比较稳定的。

  “像技术开发岗位,要培养成一个对岗人才,至少需要一年时间。”陈亚莉认为,人员离职造成的影响不仅是显性的经济损失,还有后续带来的招聘成本。

  “人员稳定性是我们目前招聘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之一,跳槽过于频繁或者很长时间不跳槽的人,我们都会重点询问。”陈亚莉说,在招聘中往往会重点关注过往工作经历,询问离职的原因,跳槽频繁的自然也会慎重考虑。

  “轻易的选择和轻易的放弃,是对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打折。”陈亚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关键,在选择从事一项工作前,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、兴趣、技能等,以及与未来自己的就业方向的匹配度。

  理性看待年轻人离职

  面对年轻人频繁跳槽,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批评声音,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金啸胜认为,这是一种正常现象。

  “一方面这是年轻人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,另一方面也与台州当下的经济结构有关。”金啸胜说,青年学生刚进入社会,自身的定位、特长、职业定位还未定型,频繁跳槽是他们努力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。而且台州以民营经济为主,多是中小型企业,中小型企业是青年学生就业主体,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比较灵活,频繁跳槽因此成为常态。

  金啸胜分析,年轻人跳槽原因多种多样。有的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,过分注重眼前利益,另一个企业、另一个岗位待遇较高时就跳槽,对劳动合同的契约遵守、诚信不够;有些则是职业能力不足,被企业辞退劝退;再者便是怕苦怕累怕脏,不喜欢一线工作,总幻想下一个工作更加美好;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,不急着就业,如果工作环境、工作氛围、人际关系等稍有不满,极易离职。

  “脚踏实地积跬步,才能至千里,最终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。”金啸胜提醒初入职场的年轻人,应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,遇到一个适应自己发展的企业和岗位时,即使眼前待遇不是很高,也要着眼于今后的发展,不要轻易跳槽,要专注一个领域、一项事业。

  “作为学校老师,我们也希望用人单位可以以情留人、以事业留人,对年轻人多些精神关怀。”金啸胜坦言,要注重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,年轻人变优秀了,有前途了,相信多数年轻人是讲感情、能感恩的,定能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。

  快人快语

  “跳槽”并不是贬义词

  因在原工作单位无法得到晋升,19岁路桥姑娘小葛选择了跳槽;因薪资无法满足现今生活需要,90后朱女士换了份工作……时下,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自由、实现个人价值选择不断跳槽,寻求新的平台和机遇去发挥个人所长。

  对现代人来说,跳槽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薪资待遇不佳、职场人际关系不和谐、经常加班加点等原因,都会导致这一现象发生。其实,跳槽并不是一个贬义词。90后、00后的青年一代步入社会,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,也丰富了社会的择业观。

  跳槽意味着能挑战自我、挑战环境。青年一代充满热情和活力,不喜欢一成不变,而一板一眼的工作环境和条条框框也许会捆绑其手脚。他们选择在一次次跳槽中摸索,其实是在每一次换工作岗位中,进行了一次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。

  跳槽同样也代表着新机遇和新未来,追求更好的待遇、更多的人脉、更广的平台去大展拳脚,本就无可厚非。

  但在频繁跳槽见怪不怪的年代里,青年群体仍然要树立合理正确的择业观、价值观。若要跳槽,尽量选择个人喜欢的、热爱的事业,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,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每一次的跳槽变得有意义,才能在逐梦路上更加平稳地奔跑。

 
 
 
 
 
首页  |  关于我们  |  协会动态  |  HR资讯  |  人物访谈  |  学术沙龙 |  会展与培训  |  友好往来  |  会员专区  |  HR社区